峰会背景
4月28日,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福州召开,此为数字化领域重要盛会。峰会期间,华为举办一场研讨会,其主题是“城市感知基础设施高端对话:感知网络体系赋能城市全域数字化”。该研讨会在峰会背景下开展,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关注,为城市感知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交流与合作平台。
设施定位
在研讨会上,有人指出,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,城市感知基础设施已成为和网络、算力等一样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,这说明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需要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,华为作为参与者,明确了自身产业定位,愿意为行业赋予能力,与伙伴一起定义参考架构、打造解决方案,推动产业健康发展。
智慧建设重点
未来城市感知智慧建设的重点,一是三级管理,二是治理制度。将智能感知下沉到社区,社区数据便会成为城市大脑的重要来源。这样做,能让城市管理更精准,也能让服务更人性化。这无疑会成为城市智能化竞争的核心优势,还能体现出城市发展注重基层数据应用和管理的趋势。
主旨演讲建议
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是刘济瑀,他发表了主题演讲,演讲的主题是“感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:空间规划与数据治理的协同创新”,他建议参照传统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,组建专业化的平台实体,明确权责,培育专业运营商,推动感知服务体系化发展,这为城市感知基础设施的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城市建设案例
鹤壁与华为开展合作,探寻中小型城市物联感知体系的建设途径。成都感知中心构建市级物联感知平台,整合全域数据,为智慧蓉城提供支持。当前成都已建成市区两级架构,达成终端集中管理以及资源共享。这些案例呈现了不同城市在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成果。
推进模式与计划
有人提出了一种总体建设模式,即“3+5+3+1+1” ,这种模式理顺了工作机制,还给出了实施建议,包括定规划、搭架构等五步走 。最后,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技术总监发起了 “城市感知体系标准化行动计划” ,该计划为城市感知基础设施的推进提供了系统方法,也提供了标准化的保障 。
本次研讨会意义重大,它为城市感知基础设施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,华为会继续与伙伴携手推动城市感知网络体系的建设,你认为未来城市感知基础设施建设还会遇到哪些挑战,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,同时也请大家点赞并分享本文!